步兵作为战场基础单位,其战略价值贯穿游戏全程。合理运用步兵需明确其核心定位:占领据点、提供视野、协同作战及承担特定战术任务。轻步兵凭借高机动性适合快速突袭与侦察,重步兵依靠防御优势成为阵地战支柱,特种兵则专精敌后渗透与破坏行动。需注意步兵普遍防御偏低,尤其轻步兵防御值为零,必须避免暴露于敌方火力范围。摩托化步兵能显著提升战场视野和突击效率,其压制敌方炮兵的效果甚至优于轻型坦克,但需控制橡胶资源消耗以维持作战能力。

战术层面需聚焦战场控制与兵种协同。前期可通过伞兵空降抢占无主据点,但后期必须保留常规步兵执行持续任务。攻城时采用梯次配置:坦克吸引炮塔火力,步兵清除障碍并为攻城车创造输出空间,同时保持120距离避免被重新锁定的炮塔集火。防御战中重步兵应依托森林或城市地形获得掩体加成,配合炮兵构建交叉火力网。需特别注意炮兵射程虽远超视野,但仅能攻击可见目标,必须依赖步兵或侦察车提供实时定位。

国际服玩家惯用伞兵空降替代步兵占领,但策略点消耗过大且不可持续。摩托化步兵凭借视野与伤害优势,能有效克制反叛军城市守军及敌方炮兵单位,其建筑破坏能力亦优于轻型坦克。面对装甲部队时,步兵需及时撤至掩体并呼叫反坦克支援,避免无谓损耗。特种兵在瘫痪敌方指挥系统或破坏关键设施方面具有战略价值,但需精准判断敌方弱点再行动。

强化路径需兼顾属性成长与技能开发。通过资源投入提升攻防基础属性,同时解锁爆破、医疗等特殊能力增强战术灵活性。建议依据主力战术方向选择性强化,例如侧重防御则提升重步兵耐久,偏好机动则加强轻步兵移速。资源有限时应集中培养精锐而非平均分配,不同环境下的地形适应性修正也需纳入升级考量。战场指挥需实时调整阵型,在锥形突击、散兵线与环形防御间灵活切换,始终遵循保存有生力量原则。